没有登录 用户中心
您的当前位置:新闻专业 > 浅析大众传媒对新疆现代文化发展的作用

浅析大众传媒对新疆现代文化发展的作用

蔡志红

(新疆和硕县委党校新疆和硕841200)

摘要文化建设是和谐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大众传媒在构建新疆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既是推动新疆现代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更是新疆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新疆的区域和民族文化多样性特征出发,以期正确认识大众传媒在构建新疆和谐社会中对新疆现代文化的作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大众传媒 新疆现代文化 作用

一、新疆具备发展现代文化的“沃土”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大省,新疆文化的多元性是各民族在共同的生产和生活中创造的,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构建新疆现代文化的宝贵资源。新疆现代文化的建构是实现新疆社会和谐发展,推进新疆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新疆文化现代化的过程,必须借助于大众传媒来实现。大众传媒对新疆现代文化的作用涉及的方面比较多。

新疆文化包括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两个层面。新疆传统文化是东西方文化、世俗文化与宗教文化、汉民族文化与新疆少数民族文化等多种文化互相交往、融合的产物。这种交往与融合的传播活动具体始于何时尚不能确定。然而殷商时期就已经开通的玉石之路和汉唐开通的闻名中外的丝绸之路,极大地推动了新疆各民族与国内外各民族的文化交往与融合的传播活动却是不争的事实。

新疆地域辽阔,绿洲、草原被沙漠山峰分割,彼此分离。丝绸之路贯通了封闭的绿洲草原,也贯通了新疆与外界的联系。中国中原文化、印度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化、波斯阿拉伯文化在此汇流,政治经济、文学艺术、游牧农耕、年节习俗、婚葬礼仪等八方信息在此交流。此间文化传播方式多种多样:有商旅僧人口耳相传的人际传播;也有农人牧民巴扎上的群体传播;有民间口头文学的传播;也有手抄书面文字的传播。这些就构成了当时新疆人生活的信息环境。可以说,玉石之路和丝绸之路是新疆各民族与国内外各民族文化传播交流的渠道,是承载八方信息的媒介,没有玉石之路和丝绸之路就没有新疆传统文化的兴盛,在这个意义上说,丰富多彩的新疆传统文化是玉石之路和丝绸之路的产物。唐以后新疆传统文化渐渐走向封闭,恰恰也是因为陆路丝绸之路的式微。深埋在沙漠之中的楼兰古城就是明证。

二、大众传媒在新疆的发展

现代意义上的大众传媒出现较晚,研究新疆新闻史的学者一般认为,辛亥革命时期在伊犁由同盟会会员创办的《伊犁白话报》是新疆境内最早的报纸。该报用维、蒙、满、汉4 种文字出版,是我国最早的,也是这一时期唯一用少数民族文字编印的革命报纸。1911年,清政府以“讥弹时事,语涉言谬”为由,查封该刊。1912 年,自杨增新执政起,新疆的现代报纸杂志陆续创刊,如伊犁《伊江报》、斜米地区《自由论坛》、塔什干地区《解放报》、迪化(乌鲁木齐)《反帝战线》、阿勒泰《新疆阿勒泰》、察布查尔地区《察布查尔》、《新疆日报》等。自1911 年至1949 年,新疆共有各类报刊135 种,绝大部分报刊用民、汉文字出版。

1949 年新疆解放后,大众传媒承载着由传统文化向社会主义文化过渡的任务,并且扩大了传媒的精神鼓动、宣传政策、服务政府的功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大众传媒在经济转轨、发展和社会转型、整合的过程中,“从无所不能的社会动员、社会组织、社会控制、社会宣传、社会灌输、社会斗争的高地走下来,找到自己平实的立足和发展领地,在社会参与、社会沟通、社会整合、社会守望、社会疏导、社会巨大的轨道上行走”。新疆大众传媒的发展虽然滞后于中东部地区,但新“丝绸之路”———亚欧大陆桥的贯通,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在为新疆带来物流、人流的同时,也带来了信息流,更给新疆大众传媒的繁荣发展拓展了广阔的空间,极大地改进了新疆的信息环境。西新工程和“村村通”工程加速了新疆大众传媒的发展。

大众传媒出现以前,新疆文化的传播方式,一是书面文字传播,一是口头传播。在新疆这样一个地广人稀、农耕游牧间杂的区域里,书面文字传播在传播速度,传播难度以及覆盖面等方面均逊于口头传播,“大众传媒”在相当时期内是口头传播。这一传播过程尽管缓慢,却承载了文化传承的功能。民族史诗、故事、理语俗语、神话世代相传,形成了新疆口传文学的传统。

大众传媒出现以后,虽说其间行走艰难,但它以传播信息速度快、流量大、覆盖面广的巨大优势,成为传播新疆文化的主角,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

2013“东风工程”和农家书屋向全区11 373 个赠阅点配送6种语言文字347 种268 万册图书、69 种63 万盒音像制品、255万张年历招贴画、9 万份报纸、16.7 万份期刊和6 万册宗教教职人员读物。为基层配备安装2000个阅报栏。全区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95.68%,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为95.95%,农村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为95.32%和95.11%,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为94.26%和93.72%。开办公共广播节目128套,开办公共电视节目143 套。公共广播节目播出时间801224小时,制作广播节目280 777 小时。公共电视节目播出时间957 744 小时,制作电视节目93 097 小时,播出电视剧18 357部500 425 集。

自治区、各地州的报纸、广播电视都有专门的栏目介绍民族的风俗习惯、文化观念。大众传媒充当了让国人和世界了解新疆文化沟通使者的角色,是让新疆文化走出新疆、走出中国的“电子丝绸之路”。国人在刀郎、十二木卡姆、麦西来甫、阿肯弹唱的旋律里领略了新疆文化的绚丽多彩。

三、大众传媒在新疆现代文化发展中的应用

一部《太阳部族》让塔吉克族这个高山民族展现于世界民族的舞台。新疆文化走出新疆、走出中国,还为发展新疆经济带来了许多机会。文化建设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社会主义的和谐文化是其目标。

各民族多元文化的和谐发展不仅仅是新疆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的基本保证,还是新疆和谐社会的本质体现。一个社会的和谐,在本质上就是体现为一种和谐的文化精神。这种和谐的文化精神前提是要求民族彼此之间的文化认可和理解。为此,文化的交流和交往就显得十分重要。对新疆各民族来说,传媒多语种、跨文化的传播,使他们更全面、更透彻地理解了身边的其他民族,这样使得民族沟通、民族和睦有了坚实的基础。

“古尔邦节”、“肉孜节”是新疆穆斯林民族两大传统节日,节日期间走亲访友是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柯尔克孜族等穆斯林民族必进行的活动。现在许多汉族人也会去认识的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柯尔克孜族等穆斯林民族同志家,按照他们的风俗习惯祝贺节日。而春节,少数民族同志也会去相识的汉族同志家恭贺新禧,汉族同志会准备清真食物热情款待(许多汉族人因为长期生活在新疆,饮食完全清真化了)。

在城市,除了本民族的传统节日外,情人节、圣诞节、母亲节等一些西方传统节日,也为各民族特别是青年人普遍接受。传媒运用现代技术,除了更鲜明生动地表现了新疆各民族文化外,重要的是为新疆各民族提供了“认识本身的具体声音”,传递了尊重、认可他民族文化的理念,赋予各民族文化在新疆文化中的地位,为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提供了心理认同。大众传媒跨文化的传播加快了新疆多元文化信息的流动,有力地推进了新思想、新观念的播撒,这些正是文化现代化的标志。

提到新疆文化,人们就会想到柯尔克孜族《玛纳斯》、维吾尔族的十二木卡姆、哈萨克族的阿肯弹唱、姑娘追、锡伯族的贝伦、蒙古族的祝酒歌。这些口耳相传的民族文化因为大众传媒的兴起而乏传人,又因为大众传媒的兴盛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原来适合口耳相传的民族文化一经大众传媒“包装”,旧貌换新颜。

流传千年举世闻名的口传文学遗产《玛纳斯》是柯尔克孜族文学的巅峰,是柯尔克孜族宝贵的文学财富,更是全人类的文学财富。这部史诗长达21 万多行,共2000 万字。史诗以配乐方式口口相传,其以人际传播的方式从9 世纪传到今天,能唱下来的人很少了。而且,为了表现战争场面,旋律较急促,演唱方式单一。

当然,我们不否认文化的变迁是多种因素,比如经济繁荣、政治稳定、社会进步、外来文化影响等等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在新疆各民族现代文化观念的建构中,大众传播媒介起着的作用却是毋庸置疑的。

四、大众传媒对新疆现代文化发展的消极影响

在肯定大众传媒对新疆现代文化的作用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它的消极影响。

媒介传播的大众文化对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消解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的一种财富,是文化繁荣发展的源头活水。文化的多样性是新疆现代文化的特征之一。大众传媒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和传播的准确把握。

新疆是典型的绿洲经济,各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平衡。近年来,沿天山北坡经济带的经济发展速度尤快,而南疆四地州经济发展速度较缓慢。大众传媒在传递新闻信息、知识信息、服务信息与娱乐信息的同时,也为接受这些信息的受众提供了一幅生活远景。

由于经济水平差距而不同步。一定地区的受众可能会因现实生活与媒介展现的拟态生活差距过大,产生强烈的心理落差,从而影响其对现实生活的正确判断,激发社会问题。在此大众传媒必须正视这一问题并注意对受众加以引导。

占据全国六分之一版图的新孤地形地势复杂,多沙漠、高山,尽管各级政府做了大量的努力,全疆仍然存在少数盲区媒介覆盖不到。这些地区的传播方式依然以人际传播、群体传播方式为主,远离大众传媒的大众的文化心理、文化生活方式如何与全疆同步,是一个需要继续探索的课题。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王梅堂.乌鲁木齐史资料.

[2]新疆简史第三册.

[3]王选乾走向21 世纪的新疆·文化卷.

[4]新疆2014 年年鉴.

[5]阿斯买·尼亚孜.现代传播行为与边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观念的冲突和调适.

相关阅读

图文聚焦

新闻评论